企阳火锅展:在中国牛肉的历史,从古代天子到如今百姓
发布时间:
2022-12-27

01
吃牛肉,是天子的特权!
中国人吃牛,已有千年历史,然而民国以前,老百姓却难得吃上几口。
要讲国人吃牛肉的历史,这一杆子,得先支到商朝去。
商朝时,养牛业挺发达,人们常赶着牛车、牛群外出经商,那时候,牛是重要的交通工具,同时,也是重要的肉食来源。
祭祀时,人们会大量屠牛,一次甚至会用掉几十头、上百头,牛是祭品,也是食品,于是,商朝人煮牛而食的场景,就在后世人的想象中,翻滚、沸腾,艳羡不已。
商朝人大吃牛肉,百姓以为是美味的开始,不料想,却是开始即巅峰。
◎祭祀的“太牢”
◎古人的party
02
要吃牛肉,你得做好被判刑的准备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牛肉仍是稀罕物,当时天下,百废待举,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,担负起春种秋收的大任,所以,老秦规定,盗牛、屠牛者斩、食牛者罚。
吃口牛肉,还要冒着性命之忧和坐牢风险,实在划不来。
好容易,老百姓捱到汉朝,这下子能尝尝牛肉啥味了吧,嘿,你还是想太多了。
◎卤牛肉
汉朝对于吃牛的刑罚更重,杀牛即杀人,直接掉脑袋。
不过,汉朝有点好处,牛可以作为商品,明码标价地售卖,不过,牛可以被买卖,但不能被杀害。
也就是说,你买牛耕地可以,杀了吃肉可不成,想吃的话,你得等牛走到生命尽头,然后再屁颠屁颠去官府报备,官方给你盖个戳,“准许吃”,你才能拿起刀叉,含着眼泪,吃上一口等了大半辈子的牛肉。
如果牛比主人活得久,那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。
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,战乱不断,老百姓吃饭都难,哪有闲心思琢磨吃牛肉?活着就是万幸。
但当时对于屠牛、吃牛的惩罚仍未减轻,像南北朝时,有个官二代偷摸吃了口牛肉,直接贬为平民。
到了隋唐,这种情况仍然未改观,你若不报备,偷偷吃牛肉的话,要蹲一年大牢,这冤屈,狄仁杰听了都要掉眼泪。
◎牛肉案结了,元芳,你怎么看?
即便是皇帝要想吃牛肉,也得找个理由,所以,有唐朝皇帝说,“牛犊不是牛,不影响生产”,然后轰轰烈烈搞了个“炖牛尾宴”,大快朵颐,中饱私欲。
牛犊不是牛,无疑是“白马非马”的诡辩,但是,你敢说皇上胡搅蛮缠?
到了宋朝,你要想吃口牛肉,得做好跑路的准备,因为当时规定,“屠牛者判一年半,发配一千里”。
在侠客横行的宋朝,吃牛肉往往代表一种侠义和反叛精神。
武松上景阳冈,要“切二三斤来吃酒”;阮家兄弟在小饭馆跟吴用商量抢劫生辰纲,也要“切十斤花糕也似的肥牛肉”;就连石秀劫法场之前,也要饱餐一顿牛肉,以壮英雄胆。
◎牛肉有时是一种精神
既然在宋朝,就不得不提包青天。
包大人一生断案无数,但正史记载的,却只有一件“牛舌案”。
话说一农民来报案,说家里养的牛,舌头被人割掉了;没有舌头,牛自然活不成,此人唯恐受罚,赶紧来找包大人,包大人吩咐此人,回去别声张。
过了两日,此人邻居前来举报,说有人私杀耕牛,包大人嘿嘿一乐:大刑伺候!
邻居当场就撂了,说自己由于私恨,割了牛舌,巴望牛死了,让此人受刑,没想到包大人竟如此明察秋毫云云。
在有关宋朝的文字中,牛肉常被赋予更多精神层面的色彩。
03
让你敞开吃,你却吃不上了
到了明代,牛肉还没放开,因为“屠牛者杖打一百,判一年半,流放一千里”,较之宋朝,又多了个“打一百棍子”。
不过,由于商业的发展,经济的繁荣,牛肉在民间逐渐有些松动,各种吃法,也多了起来。
《景岳全书》里写,“徽州、池州地方食牛肉,不论春夏,无日不食”;冯梦龙在“三言”里也不止一次地写达官贵人和升斗小民吃牛肉的场景,有的吃不完,还会“腌上几块”。
◎皇上,老百姓想吃牛肉,咋整?
清朝时,牛肉比明朝更放开一些,而且还有种奇怪的现象——宫中禁食牛肉,民间却不怎么封控。
溥仪的弟媳唐怡莹曾说:“很特别的是,清宫的菜肴禁止吃牛肉,所以没有任何与牛肉相关的菜。”
或许清代皇家是游牧民族出身,习惯吃羊,又觉得牛是耕地干活的好帮手吧。
清代后期,养牛业慢慢发达,牛肉数量也多了起来,人们发现,自己杀牛吃,好像也没人管了。
话说回来,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,搞得焦头烂额,谁有空去管一条牛的死活。
到了民国,自由之风吹进阴霾已久的中华大地,吃牛肉不再被判刑,终于可以敞开肚皮了,但老百姓却惊讶地发现,常年的战乱,生产的荒废,自己根本没钱买牛肉了。

◎牛肉,只能想想了
人生最大的痛苦,就是当不让你做、你却非常想做的一件事终于允许做、你却做不成了。
然而,比这个更痛苦的则是,人都挂了,还不知道牛肉啥味道。
04
牛肉,想说爱你不容易
说着说着,新中国来了。
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激情上山下乡,搞农业、修大坝、做科研;社会安稳了,一家人终于能够安安心心地坐下吃口饭了。
但是,什么时候能吃口牛肉,比哥德巴赫猜想还难猜想。
据1952年的数据显示,当时猪牛羊的总产量才339吨,对于数亿中国人而言,简直杯水车薪,很多人攒了一年的肉票,就是为了过年能吃上一口肉。
那时的人们绝想不到,70年后的2022年,仅前三个季度,牛肉的进口总量就已达到194万吨,进口总额达131亿美元。

◎上脑、眼肉和胸口
买牛肉,竟然要花上百亿?这对于当时花钱按几分几毛计算的人们而言,肯定严重超出他们的价值观。
但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走,人类发展也是一个劲儿地往前跑,尤其是中国,要用几十年的时间,去追赶别人几百年才能做到的事。
1952年,中国的GDP是679.1亿元,但到了改革开放的1978年,除了三年困难时期等几个特殊年份外,我国的GDP一直保持6.7%的增速。
改革开放后,人们开始真正的“睁眼看世界”。
原来,世界上,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贫困,原来,有人早就吃上了牛排喝上了红酒,早就开上了汽车住进了高楼。
啥也别说了,干吧!
中国人撸起袖子,再一次以无与伦比的热情,投入到建设中国的浪潮中。
慢慢地,大街上的颜色,亮丽起来;一座座大厦,拔地而起;一条条街道,宽广平坦;人们脸上的笑容,越来越多。
到1978年,中国GDP达到3645.3亿元,较1952年,翻了5倍还多。
此后,中国一路开挂,22年后的2000年,GDP达到99214.6亿元,人均GDP达7858元。
21年后的2021,中国GDP达到114.4万亿元,人均GDP达80976元。
如今的中国,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在全球范围内,货物贸易第一、外汇储备第一、对外投资第一。
一组组飞速增长的数字,让人热血沸腾。
说回牛肉。
经济学上有个“牛肉消费理论”,说的是,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元到1500美元时,牛肉消费热潮就会到来。
◎沸腾的牛肉火锅
2021年,中国人均GDP,1.25万美元,可想而知,牛肉的消费热潮有多热。
中国是世界第二牛肉消耗大国,每年要消耗掉900万吨牛肉,其中,约300万吨需要进口,是世界第一牛肉进口大国。
面对如此大的缺口,牛肉,想说爱你,真的不容易。
05
国产鲜牛肉,肉鲜香、更健康
◎黄白花小公牛

◎看得见的新鲜
◎鲜牛肉刷火锅更美味
“鲜牛肉+火锅”,才是打开这个冬天的最佳方式。
最后
算起来,中国人吃牛历史已有几千年,但老百姓能放开吃的,还真没多少年。
然而,天子诸侯,略输食材味道,王孙贵族,稍逊烹饪技巧,数口福人物,还看今朝。
如果有对鲜牛肉感兴趣的读者,可以联系组委会进行咨询13011818323 (李先生)
·END·
在2022年末时,疫情的放开,使消费行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,特别是餐饮火锅行业在寒冬结束后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,为2022及2021年疫情防控使行业内活力的流失又带来了无法预计的强大新希望,疫情成为火锅企业进化和创新的催化剂,使疫情放开后越来越多的火锅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,火锅市场的迭代和增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,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天眼查数据显示,我国共有42万家“火锅”相关企业,6成以上的企业成立于近五年内。2022年截至目前,新增注册企业3.3万余家。中餐标准化做得最出色的火锅品类,在去厨师化、供应链难度低、受众广泛且成瘾性强的加持下,是一门不争的“好生意”。据国泰君安的研报显示,近五年,火锅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9.5%,2025年火锅市场总收入将达到8501亿元。火锅已成为餐饮行业恢复快、吸金能力强的品类,必将在未来迎来更广阔的商机。
企阳火锅展经多年发展沉淀,已成功布局南京、成都、郑州、北京、广州五地;辐射西南西北、中部与东南沿海、华东与华南、华北与东北四大火锅集中区域,企阳火锅展逐渐成为火锅行业具代表性与权威性的展示与体验平台。
2023年企阳火锅展全年5场展会预计将吸引专业观众二十五万余人次,超8000家品牌供应商入驻企阳火锅展,全年总展览面积超过30,0000㎡。必将为火锅企业、经销商、代理商与行业优质供应商搭建一个高效的一站式火锅采购供销平台,满足广大火锅家人们更高频的商贸需求。
2022年企阳火锅展已经圆满结束,现场依然十分火爆,疫情也没有阻挡大家高度的热情,在多方的努力下,2022年火锅展已经成功完结了,接下来大家可以期待2023成都火锅展/2023南京火锅展/2023郑州火锅展/2023北京火锅展/2023广州火锅展,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具代表性与权威性的火锅餐饮一站式供销平台。
企阳火锅展地区分布:南京-成都-郑州-广州-北京。
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[声明]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
推荐内容
展后报告|“陇膳臻杯”2023华南(广州)火锅食材用品展览会
2023-12-07
邀请函|企阳2024成都火锅食材展|企阳2024成都火锅展|2024成都火锅美食文化节
2023-11-27
分享到

展位预定咨询:13373956795(余先生微信同号)
邮箱:814839268@qq.com
参观咨询 电话:13011818323 (李先生)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北三区9号楼三层
302室
社交媒体

微信公众号